
期刊简介
《腹腔镜外科杂志》于 2000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批准,获国家正式刊号(CN37-1361/R,ISSN1009-6612),由山东大学主办,是全国唯一的腹腔镜专业刊物,也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的专业性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大16开,90页码,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各大医院、医学院及图书馆邮发、自办发行2500本左右,本刊于2002年被评为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并在2001年1月3日获得了广告经营许可证,许可证号:3700004000166。本刊坚持“双百”方针,立足临床,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科研,普及与提高的方针,实事求是,及时报道腹腔镜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临床研究的论著,经验总结,病例分析,麻醉及护理等,推广腹腔镜外科的研究成果。本刊共发行29期,发表了900余篇稿件,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综述、临床经理、病例报告等,每期均刊登全国知名腹腔镜专家的经验总结、专题讲座,并刊登了我国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郭宝贤博士的英文稿。文稿来自包括香港在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年度本刊被万方、cmcc、cbm等重要医学网站及数据库所引用,通过Inter网或联机光盘检索均可查阅,并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收录。《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来自国内外50余家大医院110余人,其中我国香港地区编委3人,台湾省1人,美国、日本各1人,均为国内外著名腹腔镜外科专家,顾问:黄志强、李兆亭,主编:姜希宏、寿楠海,副主编:刘国礼、郑民华、冯玉泉、徐大华、胡三元、张宝善、王秋生,其中刘国礼、郑民华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顾问、组长,编辑部主任:胡三元,特邀省内各市地腹腔镜杰出工作者43人作为特约编委。
医学论文统计方法与结果规范
时间:2025-07-15 15:45:06
在医学论文写作中,统计方法与结果的规范描述是确保研究科学性的核心环节。本文将从变量定义、研究设计、统计方法选择及结果呈现四个维度,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系统化梳理。
变量类型的准确定义与描述
医学研究中的变量可分为连续变量与分类变量两类。年龄作为典型的连续变量,理论上可精确到小数点后多位(如42.6岁),但在实际研究中常以整数形式记录。此时需特别注明“年龄按年取整处理”,避免读者误判数据精度。性别作为二分类变量,建议采用数字化编码(如0=男性,1=女性)提升数据处理效率,但需在方法部分明确定义编码规则。
比喻说明:连续变量如同流水般绵延不绝,分类变量则像储物柜的独立隔间——每个类别互不干扰且界限分明。
研究设计的规范表述
**随机对照试验(RCT)**需明确三个核心要素:随机化方法(如区组随机法)、盲法实施层次(单盲/双盲)、对照组的干预措施。例如:“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患者与评估人员均不知分组情况,对照组使用标准治疗方案”。
队列研究应突出其前瞻性特征,描述基线数据收集时点与随访间隔。典型描述为:“基于2020-2025年健康体检队列,每半年采集一次生物标志物数据”。病例对照研究需重点说明匹配标准,例如:“按年龄±2岁、性别1:1匹配健康对照,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回溯暴露史”。
统计方法的选择与报告
t检验适用于两组均值比较,需区分独立样本与配对样本类型。例如比较手术前后疼痛评分应采用配对t检验,需注明“数据经Shapiro-Wilk检验证实正态性,方差齐性通过Levene检验”。当涉及三组及以上比较时,**方差分析(ANOVA)**需报告组间/组内自由度及事后检验方法,如“采用Tukey法校正多重比较”。
回归分析在病因研究中的作用犹如侦探破案:通过构建多变量模型控制混杂因素,揭示关键变量的独立效应。例如:“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年龄、BMI后,吸烟者的疾病风险增加2.3倍(95%CI:1.4-3.8)”。
结果呈现的标准化模板
统计结果需完整报告检验统计量、自由度和精确P值。避免使用“P<0.05”的笼统表述,应写作“t(58)=2.13,P=0.037”。对于连续变量,均值需配套标准差(SD)或标准误(SE),如“收缩压下降12.6±3.2 mmHg”。分类变量数据建议采用频数与百分比双重呈现,例如“男性患者168例(62.9%)”。
特别提示:当P值接近显著性阈值(如0.05-0.10区间),需补充效应量指标(Cohen’s d或OR值)说明临床意义。对于阴性结果,应通过功效分析证实样本量充足性,避免Ⅱ类错误误判。
通过以上结构化框架,研究者既能满足学术规范要求,又能使复杂统计概念具象化。建议在初稿完成后使用GRADE证据分级工具进行方法学质量自评,必要时借助CONSORT或STROBE声明检查清单完善报告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