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外科杂志

期刊简介

               《腹腔镜外科杂志》于 2000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批准,获国家正式刊号(CN37-1361/R,ISSN1009-6612),由山东大学主办,是全国唯一的腹腔镜专业刊物,也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的专业性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大16开,90页码,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各大医院、医学院及图书馆邮发、自办发行2500本左右,本刊于2002年被评为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并在2001年1月3日获得了广告经营许可证,许可证号:3700004000166。本刊坚持“双百”方针,立足临床,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科研,普及与提高的方针,实事求是,及时报道腹腔镜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临床研究的论著,经验总结,病例分析,麻醉及护理等,推广腹腔镜外科的研究成果。本刊共发行29期,发表了900余篇稿件,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综述、临床经理、病例报告等,每期均刊登全国知名腹腔镜专家的经验总结、专题讲座,并刊登了我国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郭宝贤博士的英文稿。文稿来自包括香港在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年度本刊被万方、cmcc、cbm等重要医学网站及数据库所引用,通过Inter网或联机光盘检索均可查阅,并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收录。《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来自国内外50余家大医院110余人,其中我国香港地区编委3人,台湾省1人,美国、日本各1人,均为国内外著名腹腔镜外科专家,顾问:黄志强、李兆亭,主编:姜希宏、寿楠海,副主编:刘国礼、郑民华、冯玉泉、徐大华、胡三元、张宝善、王秋生,其中刘国礼、郑民华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顾问、组长,编辑部主任:胡三元,特邀省内各市地腹腔镜杰出工作者43人作为特约编委。                

结肠扭转

时间:2024-12-11 11:23:14

结肠扭转系指结肠发育异常,如移动结肠,横结肠过长及乙状结肠冗长所引起的一切工作段肠袢沿其系膜长轴旋转而造成的闭袢性肠梗阻。活动性盲肠是盲肠及升结肠的腹膜外部分被较长的系膜代替,与侧腹膜无融合呈游离状,可移动至脊柱附近:分3度:盲肠推至脊柱右缘一度,脊柱前为二度,脊柱左为三度;横结肠或乙状结肠也可因肠管先天性过长,而系膜相对短,形成易扭转因素。在结肠内容物急骤增加的情况下,尤其突然体位改变或腹压增加时,过长的肠管可沿系膜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引起机械性肠腔梗阻。一般认为180度为生理性扭转,多为单纯性肠梗阻;如整个肠段扭转至360度,则多为绞窄性肠梗阻。结肠扭转以乙状结肠扭转多见,并且以老年男性较多。盲肠扭转较少见,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20~40岁发病率较高。横结肠扭转如非粘连引起者,属罕见。  

病因病理

移动盲肠扭转多为逆时针扭转,横结肠多因肠管过长及粘连引起扭转,而乙状结肠冗长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扭转,扭转轻度时可以不到1转(360°),重者则2、3转。发生扭转时肠管狭窄梗阻,肠系膜也随着肠管旋转,其系膜血管受压阻塞而发生肠绞窄。因梗阻部位在结肠,故表现为低位肠梗阻。如为完全性梗阻,其闭袢肠段高度膨胀可发生局部坏死、穿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结肠内容物偏碱性,故开始腹膜刺激征不重,但其为细菌贮藏库,故腹膜炎发展较快且严重。如不及时治疗,预后不良。当然扭转较轻时可以自行复位,且多见于乙状结肠。  

临床表现

盲肠扭转是移动盲肠的并发征,表现右侧腹部急性绞痛,伴呕吐、腹胀、不排气、排便等典型肠梗阻症状。常可在右中腹部或上腹触及压痛性肿块,腹部叩诊呈鼓音,可有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征。横结肠扭转,多为功能性,表现为上腹部急性腹痛,待排气排便后好转。而粘连引起的扭转,多为腹部炎症或手术引起,症状为中上腹部绞痛,伴恶心、呕吐及便秘,并可在中上腹部扪及胀大肠管并有压痛。

乙状结肠扭转,患者过去有多次左下腹部疼痛,排气排便后好转或有多年习惯性便秘的病史。急性发作时,左下腹绞痛伴恶心、呕吐,左下腹部可触及膨胀的肠袢,并有轻压痛,可有腹膜刺激征,叩诊为鼓音。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腹部平片,盲肠扭转时腹部平片可见右下腹部有充气或含液气平面的巨大肠袢,钡灌肠显示横结肠梗阻;乙状结肠扭转X线片上可见单个胀大的双袢肠曲,自盆腔延至左膈下,占绝大部分或“鸟嘴”形。低压盐水灌肠也有助于诊断,若灌入液体尚不足500ml不能再灌入(正常可灌入3000~4000ml),即可证明梗阻在乙状结肠。

2.纤维结肠镜检查

在扭转的相关梗阻部位可见有狭窄,如扭转无绞窄可借结肠镜将扭转复位(注意不能注气过多,以防增加闭袢肠管内的压力),但如有腹膜刺激征,疑肠绞窄时,切不可行内镜检查。  

鉴别诊断

1.结肠癌

盲肠、横结肠及乙状结肠或直肠癌都有可能表现低位肠梗阻,但病史都较长,往往无突然腹痛史。结肠癌的肿块坚硬,边界清楚。而结肠扭转则是膨胀的肠管,触诊时质地较软,边界不清,较易区别。当然钡剂灌肠可以确诊。

2.结肠套迭

回肠套入盲肠多见,且可延至乙状结肠,发病急,呈低位肠梗阻的表现,多发生在5~6月的幼儿,症状为阵发性哭闹、恶心、呕吐,有果酱样大便,触诊右下腹部空虚,右上腹部腊肠样肿块。钡剂灌肠可见钡剂呈杯口状阴影即可诊断。成人慢性肠套迭,多为肿瘤引起,较少见,显然都易与结肠扭转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