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外科杂志

期刊简介

               《腹腔镜外科杂志》于 2000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批准,获国家正式刊号(CN37-1361/R,ISSN1009-6612),由山东大学主办,是全国唯一的腹腔镜专业刊物,也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的专业性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大16开,90页码,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各大医院、医学院及图书馆邮发、自办发行2500本左右,本刊于2002年被评为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并在2001年1月3日获得了广告经营许可证,许可证号:3700004000166。本刊坚持“双百”方针,立足临床,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科研,普及与提高的方针,实事求是,及时报道腹腔镜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临床研究的论著,经验总结,病例分析,麻醉及护理等,推广腹腔镜外科的研究成果。本刊共发行29期,发表了900余篇稿件,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综述、临床经理、病例报告等,每期均刊登全国知名腹腔镜专家的经验总结、专题讲座,并刊登了我国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郭宝贤博士的英文稿。文稿来自包括香港在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年度本刊被万方、cmcc、cbm等重要医学网站及数据库所引用,通过Inter网或联机光盘检索均可查阅,并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收录。《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来自国内外50余家大医院110余人,其中我国香港地区编委3人,台湾省1人,美国、日本各1人,均为国内外著名腹腔镜外科专家,顾问:黄志强、李兆亭,主编:姜希宏、寿楠海,副主编:刘国礼、郑民华、冯玉泉、徐大华、胡三元、张宝善、王秋生,其中刘国礼、郑民华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顾问、组长,编辑部主任:胡三元,特邀省内各市地腹腔镜杰出工作者43人作为特约编委。                

盛夏饮品科学指南

时间:2025-07-23 15:41:29

盛夏的烈日如同无形的蒸笼,将城市笼罩在灼热的气浪中。当柏油马路泛起扭曲的光晕,行道树的叶片开始打卷,人体的水分正以每小时200-300毫升的速度悄然流逝。这个时节选择饮品就像为机体选择空调系统,既需要即时降温的清凉感,更要兼顾维持生理机能的深层需求。

传统饮品的现代解读

流传千年的消暑智慧在玻璃杯中焕发新生。绿豆汤堪称东方版"液体空调",其富含的钾元素能精准调节细胞内外的电解质平衡,如同给每个细胞安装微型散热片。讲究的广东主妇会在熬制时加入陈皮,这种柑橘科植物的挥发油成分能激活消化酶活性,特别适合空调房中肠胃功能减弱的人群。酸梅汤的酸甜密码来自乌梅中的柠檬酸与苹果酸,这些有机酸分子能穿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的渴觉中枢,比单纯补水快1.5倍产生解渴感。

健康低糖的清凉选择

当控糖成为全民课题,椰子水凭借其天然的等渗特性脱颖而出。新鲜椰青中的电解质配比与人体血浆惊人相似,剧烈运动后饮用500毫升椰水,能在23分钟内完成水分吸收的全流程,效率比普通矿泉水提升40%。追求气泡刺激的年轻群体,可以尝试用苏打水机自制柑橘风味气泡饮,西柚片与迷迭香的组合不仅能提供类黄酮抗氧化物质,绵密的气泡更能通过刺激口腔黏膜产生清凉错觉,实际温度仅需8℃就能达到冰镇饮料的爽感。

食材搭配的分子密码

冰镇绿茶中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天然的体温调节剂,这种多酚类物质能扩张皮肤毛细血管,促进汗液蒸发散热。实验显示,饮用绿茶后体感温度下降速度比清水快17%,但需注意单宁成分会轻度抑制铁吸收,贫血人群建议错开正餐时间饮用。将芒果与百香果以3:1比例打汁,维生素C与膳食纤维形成凝胶矩阵,这种特殊结构能使水分在肠道缓释吸收,持续保湿时间延长2小时。

饮水习惯的时空法则

清晨第一杯水应当像唤醒精密仪器的启动程序,35-38℃的淡盐水能温柔激活休眠的肠道绒毛。午后三点的补水黄金期,建议采用"333原则":每30分钟饮用3口,总量控制在300毫升,这样既能维持血液渗透压稳定,又不会加重肾脏负担。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长期未启用的水管中可能滋生生物膜,这些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群落,即使煮沸也无法完全消除其代谢产物,放水30秒的操作相当于给供水系统做透析治疗。

在写字楼空调系统制造的人造酷暑里,一杯自制的柠檬薄荷饮或许比冰美式更具智慧。将新鲜薄荷叶在掌心揉搓至微微渗出汁液,植物茎叶中的薄荷醇分子被充分释放,与柠檬酸结合后能产生协同降温效应。这种源自地中海沿岸的古老配方,如今正通过分子美食学的解构,在都市白领的玻璃杯中演绎着跨文明的解暑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