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外科杂志

期刊简介

               《腹腔镜外科杂志》于 2000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批准,获国家正式刊号(CN37-1361/R,ISSN1009-6612),由山东大学主办,是全国唯一的腹腔镜专业刊物,也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的专业性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大16开,90页码,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各大医院、医学院及图书馆邮发、自办发行2500本左右,本刊于2002年被评为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并在2001年1月3日获得了广告经营许可证,许可证号:3700004000166。本刊坚持“双百”方针,立足临床,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科研,普及与提高的方针,实事求是,及时报道腹腔镜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临床研究的论著,经验总结,病例分析,麻醉及护理等,推广腹腔镜外科的研究成果。本刊共发行29期,发表了900余篇稿件,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综述、临床经理、病例报告等,每期均刊登全国知名腹腔镜专家的经验总结、专题讲座,并刊登了我国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郭宝贤博士的英文稿。文稿来自包括香港在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年度本刊被万方、cmcc、cbm等重要医学网站及数据库所引用,通过Inter网或联机光盘检索均可查阅,并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收录。《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来自国内外50余家大医院110余人,其中我国香港地区编委3人,台湾省1人,美国、日本各1人,均为国内外著名腹腔镜外科专家,顾问:黄志强、李兆亭,主编:姜希宏、寿楠海,副主编:刘国礼、郑民华、冯玉泉、徐大华、胡三元、张宝善、王秋生,其中刘国礼、郑民华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顾问、组长,编辑部主任:胡三元,特邀省内各市地腹腔镜杰出工作者43人作为特约编委。                

夏季气虚调养古方指南

时间:2025-06-20 15:24:04

夏季的燥热如同一张无形巨网,将人体内的能量悄然抽离。对于气虚体质者而言,这种季节更像是被按下了生命能量的“低电量模式”——手机尚有充电宝可续命,人体这台精密仪器却需要更智慧的养护方式。

身体发来的五封“求救信”

当晨起梳头时掉落的三缕青丝比往日更多,当爬两层楼梯就需扶墙喘息,这些细节都在诉说同一个真相:气的流动出现了淤堵。自汗如露珠般频繁滑落,食欲像被高温蒸发的池水日渐干涸,连往日规律的睡眠都化作辗转反侧的焦灼。更危险的是,免疫防线在气机衰弱时会出现漏洞,一场寻常的空调冷风就能引发七日缠绵的感冒。

四味古方解码生命能量

生脉饮:气阴双补的活水泉

人参、麦冬、五味子的三角组合,暗合中医“酸甘化阴,甘温益气”的精妙。对于夏季特有的“口渴却不想饮水,汗出如浆却手脚发凉”矛盾现象,这剂源自《医学启源》的方剂犹如沙漠中的坎儿井,既能补足被高温蒸发的气血,又能修复受损的津液通道。现代研究更发现,麦冬中的甾体皂苷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五味子的木脂素则像精密调节阀,帮助紊乱的汗腺恢复节律。

黄芪粥:脾胃动力的点火器

每日晨起30克黄芪慢熬取汁,加入粳米文火炖煮,这碗看似朴素的粥品实为《食医心鉴》的智慧结晶。黏腻暑湿最易困阻脾气,导致食物堆积在胃脘化作酸腐之气。黄芪的补气升阳之力如同给消化系统安装滑轮组,配合粳米温和的滋养效果,特别适合出现“饭后腹胀如石,舌苔白腻有齿痕”的人群。加入3颗撕碎的大枣,能让这份能量补给更持久平稳。

四君子汤:元气再造的筑基方

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的四重奏,构建起补气药物的黄金比例。当身体出现“说话气若游丝,肌肉松软如棉”的典型气虚征象时,这个传承千年的基础方剂就像重建坍塌房屋的四根主梁。需要注意的是,夏季服用时应将党参替换为西洋参,白术改用炒制版本,如此调整既能维持补气力度,又可避免传统配伍在暑热时可能引发的燥热。

玉屏风散:正气内存的护城河

黄芪、白术、防风的组合被喻为人体免疫力三重门。对于“吹风即头痛,遇冷便鼻塞”的卫表不固者,这剂方药如同为身体织就无形铠甲。现代药理学揭示,方中黄芪多糖能激活巨噬细胞活性,防风挥发油可调节鼻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建议易感人群从入夏开始服用,让防护力量在感冒高发期前完成战略部署。

节气调息的三大秘钥

在古方调理之余,生活细节如同电路板上的焊点,细微处决定着整体能量回路的通畅度。卯时(5-7点)迎着朝霞练习“噏月华法”,用鼻深吸东方清气,想象吸入带着露水气息的蓝色能量。申时(15-17点)膀胱经当令时,用檀木梳沿脊柱两侧轻轻刮拭,这个动作犹如启动身体的“气泵开关”。

饮食层面可借鉴“五色入五脏”理论,将南瓜的明黄、山药的霜白、紫甘蓝的黛色交织成餐盘里的补气图谱。特别推荐将绿豆汤改良为“三豆饮”,加入黑豆平衡绿豆的寒凉,添入赤小豆增强利湿效果,既是药膳又是消暑佳品。

需要警惕的是,当出现“汗出如油、喘促不能平卧”等危急征象时,这些养生方剂应立即让位于现代医疗手段。毕竟中医智慧的精髓在于“治未病”,而非与危重症正面交锋。这个夏天,愿每位气虚体质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能量守恒方程式,让生命如同经过精密调校的日晷,在时光流转中保持稳定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