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腹腔镜外科杂志》于 2000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批准,获国家正式刊号(CN37-1361/R,ISSN1009-6612),由山东大学主办,是全国唯一的腹腔镜专业刊物,也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的专业性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大16开,90页码,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各大医院、医学院及图书馆邮发、自办发行2500本左右,本刊于2002年被评为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并在2001年1月3日获得了广告经营许可证,许可证号:3700004000166。本刊坚持“双百”方针,立足临床,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科研,普及与提高的方针,实事求是,及时报道腹腔镜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临床研究的论著,经验总结,病例分析,麻醉及护理等,推广腹腔镜外科的研究成果。本刊共发行29期,发表了900余篇稿件,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综述、临床经理、病例报告等,每期均刊登全国知名腹腔镜专家的经验总结、专题讲座,并刊登了我国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郭宝贤博士的英文稿。文稿来自包括香港在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年度本刊被万方、cmcc、cbm等重要医学网站及数据库所引用,通过Inter网或联机光盘检索均可查阅,并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收录。《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来自国内外50余家大医院110余人,其中我国香港地区编委3人,台湾省1人,美国、日本各1人,均为国内外著名腹腔镜外科专家,顾问:黄志强、李兆亭,主编:姜希宏、寿楠海,副主编:刘国礼、郑民华、冯玉泉、徐大华、胡三元、张宝善、王秋生,其中刘国礼、郑民华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顾问、组长,编辑部主任:胡三元,特邀省内各市地腹腔镜杰出工作者43人作为特约编委。
卫生资格考试作弊代价大:取消成绩并记入诚信档案五年
时间:2025-05-28 14:19:24
最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又通报了一批在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违规的考生,处理结果挺严厉的——取消全部科目成绩,还要在诚信档案库里记上一笔,五年内都抹不掉。这事儿就像网购给差评一样,只不过这个"差评"会影响你未来五年的职业发展,可比退货麻烦多了。
作弊这事儿真不划算
通报里提到的违规行为五花八门:有找人替考的,有用高科技作弊的,还有伪造工作证明的。最夸张的是之前曝光的案子,有人组织104个考生作弊,五年收了70多万,结果全栽了。这就跟组团闯红灯似的,以为人多就安全,最后全被监控拍下来了。现在考场里的监控比商场还多,信号屏蔽器一开,手机直接变板砖,那些买答案的根本收不到信息。
伪造证件等于给自己挖坑
有些考生为了满足报考条件,找人开虚假工作证明,这招现在行不通了。卫健委审核材料比银行查征信还仔细,一旦发现造假,当场取消资格不说,还要追究法律责任。这就好比用假驾照开车,被查到可不是扣分那么简单。去年就有考生因为伪造护士执业证书,不但考试资格没了,还差点吃上官司。
泄题产业链被一锅端
通报中提到有人通过网络买卖考题答案,这种黑色产业链最近被打击得很厉害。有个案例特别典型:作弊团伙花大价钱买的"绝密答案",结果考试时发现题目全换了,骗子卷钱跑路,考生钱证两空。这就像花钱买彩票内幕消息,最后发现中奖号码都是编的。
诚信档案可不是闹着玩的
被记入诚信档案意味着五年内别想再参加任何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现在全国联网查询,就跟信用卡逾期记录一样,走到哪都能查得到。有考生吐槽说:"早知这样,还不如老老实实复习三个月。"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这个污点得背整整五年。
新规下侥幸心理要不得
自从2017年新修订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实施后,处罚力度加大了不少。以前可能只是警告或者取消单科成绩,现在直接全科作废。就像交通新规刚出台时,很多人还不习惯更严的处罚标准,等收到罚单才傻眼。
这次通报算是给所有考生提了个醒: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不是儿戏,它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那些想走捷径的人真该想想,为了一次考试赌上五年职业前途,这笔买卖到底值不值?毕竟真正的好医生,靠的不是小抄和替考,而是实打实的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