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外科杂志

期刊简介

               《腹腔镜外科杂志》于 2000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批准,获国家正式刊号(CN37-1361/R,ISSN1009-6612),由山东大学主办,是全国唯一的腹腔镜专业刊物,也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的专业性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大16开,90页码,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各大医院、医学院及图书馆邮发、自办发行2500本左右,本刊于2002年被评为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并在2001年1月3日获得了广告经营许可证,许可证号:3700004000166。本刊坚持“双百”方针,立足临床,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科研,普及与提高的方针,实事求是,及时报道腹腔镜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临床研究的论著,经验总结,病例分析,麻醉及护理等,推广腹腔镜外科的研究成果。本刊共发行29期,发表了900余篇稿件,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综述、临床经理、病例报告等,每期均刊登全国知名腹腔镜专家的经验总结、专题讲座,并刊登了我国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郭宝贤博士的英文稿。文稿来自包括香港在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年度本刊被万方、cmcc、cbm等重要医学网站及数据库所引用,通过Inter网或联机光盘检索均可查阅,并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收录。《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来自国内外50余家大医院110余人,其中我国香港地区编委3人,台湾省1人,美国、日本各1人,均为国内外著名腹腔镜外科专家,顾问:黄志强、李兆亭,主编:姜希宏、寿楠海,副主编:刘国礼、郑民华、冯玉泉、徐大华、胡三元、张宝善、王秋生,其中刘国礼、郑民华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顾问、组长,编辑部主任:胡三元,特邀省内各市地腹腔镜杰出工作者43人作为特约编委。                

10大用法揭秘!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用量有讲究

时间:2025-05-12 10:15:32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作为一种常见的医疗用药,其在临床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正确的用法用量显得尤为关键。本文旨在为大家详细解析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的用法用量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药物。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钙缺乏症、急性血钙过低、碱中毒及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的手抽搐症,同时也可用于镁中毒的解救。此外,在骨科手术中,它还常被用作耳鼻喉手术的止血剂,以及作为全身麻醉前给药,以减少出血风险。然而,尽管其应用广泛,但具体的用法用量却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对于低钙血症的治疗,一般采用静脉推注的方式。成人常用量为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20毫升,缓慢注射,每分钟不超过2毫升。这一剂量通常足以迅速提升血钙水平,缓解患者的症状。若症状未完全缓解,可在医生指导下于数小时后重复给药。需要注意的是,静脉推注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以防出现不良反应。

在用于止血目的时,如耳鼻喉手术中的局部止血,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的用量和方法则有所不同。此时,多采用静脉滴注或局部喷洒的方式。静脉滴注时,可将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稀释于5%-10%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中,以每分钟不超过1毫升的速度滴入。而局部喷洒时,则需要根据出血部位的具体情况,将适量药液直接喷洒于创面以达到止血效果。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和孕妇,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的用法用量需要更加谨慎。儿童因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对药物的代谢能力较弱,因此用量应适当减少。一般来说,儿童用量应按体重计算,且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速度较慢,因此也需调整用量并加强监测。孕妇在使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时更需注意,因为药物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产生影响。因此,孕妇在使用前应咨询专业医生,确保用药安全。

除了以上提到的常规用法外,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还可用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例如,在发生高镁血症时,可利用其拮抗作用进行治疗;在荨麻疹、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的治疗中,也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来缓解症状。然而,在这些特殊情况下使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时,更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和用药指南,以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时还需注意一些事项。首先,该药物不宜与强心苷类药物合用,以免增强毒性反应;其次,静脉注射时应避免漏出血管外导致组织坏死;最后,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体内钙质沉积过多而引发结石等问题。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的用法用量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问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无论是治疗低钙血症还是用于其他目的都需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剂量方法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希望本文能为大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