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腹腔镜外科杂志》于 2000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批准,获国家正式刊号(CN37-1361/R,ISSN1009-6612),由山东大学主办,是全国唯一的腹腔镜专业刊物,也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的专业性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大16开,90页码,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各大医院、医学院及图书馆邮发、自办发行2500本左右,本刊于2002年被评为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并在2001年1月3日获得了广告经营许可证,许可证号:3700004000166。本刊坚持“双百”方针,立足临床,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科研,普及与提高的方针,实事求是,及时报道腹腔镜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临床研究的论著,经验总结,病例分析,麻醉及护理等,推广腹腔镜外科的研究成果。本刊共发行29期,发表了900余篇稿件,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综述、临床经理、病例报告等,每期均刊登全国知名腹腔镜专家的经验总结、专题讲座,并刊登了我国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郭宝贤博士的英文稿。文稿来自包括香港在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年度本刊被万方、cmcc、cbm等重要医学网站及数据库所引用,通过Inter网或联机光盘检索均可查阅,并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收录。《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来自国内外50余家大医院110余人,其中我国香港地区编委3人,台湾省1人,美国、日本各1人,均为国内外著名腹腔镜外科专家,顾问:黄志强、李兆亭,主编:姜希宏、寿楠海,副主编:刘国礼、郑民华、冯玉泉、徐大华、胡三元、张宝善、王秋生,其中刘国礼、郑民华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顾问、组长,编辑部主任:胡三元,特邀省内各市地腹腔镜杰出工作者43人作为特约编委。
糖尿病 4 种情况就医,严重致命!
时间:2025-04-29 17:59:09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管理需要患者日常生活中的细致入微与持续关注。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即便是经验丰富的糖尿病友也可能面临健康危机,这时及时就医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避免病情恶化、挽救生命的关键。以下四种情况,糖尿病患者务必高度重视,一旦出现,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因为延误治疗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血糖异常波动是糖尿病患者需要警惕的首要信号。当血糖水平过高(高血糖)或过低(低血糖)时,都可能对身体造成直接伤害。高血糖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这两种急性并发症均能对生命构成威胁。而低血糖虽看似常见,但长时间或严重的低血糖可导致意识模糊、抽搐乃至昏迷,同样危险重重。因此,一旦发现血糖值偏离正常范围较多,或伴有明显不适症状,如极度口渴、多尿、乏力、头晕、心慌等,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感染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诱发其他严重问题的重要诱因。由于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滋生,糖尿病患者更易遭受各种感染,如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一旦感染发生,不仅难以控制,还可能迅速扩散,影响全身健康。特别是当出现反复发热、伤口久治不愈、咳嗽咳痰加重等症状时,表明感染可能已经较为严重,必须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脏、肾脏、神经等靶器官的损害。这些并发症往往起病隐匿,初期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比如,糖尿病肾病可能导致肾衰竭,心血管疾病则可能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致命事件。因此,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至关重要。一旦发现有视力下降、肢体麻木、胸闷胸痛、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延缓病情进展。
在糖尿病的管理中,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然而,药物使用不当,如剂量过大、过小或错误用药,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例如,胰岛素使用过量可能导致低血糖昏迷,而某些口服降糖药的不当使用也可能引发副作用或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此外,一些患者在病情变化或合并其他疾病时,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这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和监督。因此,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务必遵循医嘱,切勿自行更改剂量或停药。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疗效不佳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咨询,以免因处理不当而加重病情。
糖尿病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在面对上述四种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时,患者应保持高度警觉,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同时,平时也应注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定期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以全面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记住,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及时就医则是对自己生命的最大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