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外科杂志

期刊简介

               《腹腔镜外科杂志》于 2000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批准,获国家正式刊号(CN37-1361/R,ISSN1009-6612),由山东大学主办,是全国唯一的腹腔镜专业刊物,也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的专业性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大16开,90页码,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各大医院、医学院及图书馆邮发、自办发行2500本左右,本刊于2002年被评为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并在2001年1月3日获得了广告经营许可证,许可证号:3700004000166。本刊坚持“双百”方针,立足临床,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科研,普及与提高的方针,实事求是,及时报道腹腔镜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临床研究的论著,经验总结,病例分析,麻醉及护理等,推广腹腔镜外科的研究成果。本刊共发行29期,发表了900余篇稿件,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综述、临床经理、病例报告等,每期均刊登全国知名腹腔镜专家的经验总结、专题讲座,并刊登了我国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郭宝贤博士的英文稿。文稿来自包括香港在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年度本刊被万方、cmcc、cbm等重要医学网站及数据库所引用,通过Inter网或联机光盘检索均可查阅,并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收录。《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来自国内外50余家大医院110余人,其中我国香港地区编委3人,台湾省1人,美国、日本各1人,均为国内外著名腹腔镜外科专家,顾问:黄志强、李兆亭,主编:姜希宏、寿楠海,副主编:刘国礼、郑民华、冯玉泉、徐大华、胡三元、张宝善、王秋生,其中刘国礼、郑民华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顾问、组长,编辑部主任:胡三元,特邀省内各市地腹腔镜杰出工作者43人作为特约编委。                

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声:医护收入大调整!

时间:2025-03-19 14:48:23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发表了讲话,针对当前医疗行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他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关于医护人员收入的重大调整。这一消息无疑为广大医护人员带来了希望,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长期以来,医护人员的收入待遇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大、风险高,但他们的收入却相对较低,这与他们的付出严重不成正比。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制约了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提高医护人员的收入待遇,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家卫健委主任表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医护人员的收入进行调整。首先,将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收入水平。这是因为基层医疗机构是医疗服务的第一道防线,承担着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基层医疗机构的待遇普遍较低,这导致了基层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因此,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收入,对于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将对重点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收入保障。这些科室包括儿科、妇产科、急诊科等,它们承担着更高的工作强度和风险,但收入却相对较低。为了鼓励更多的优秀医护人员投身这些科室,国家将对这些科室的医护人员给予一定的收入保障,以确保他们能够安心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还将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将医护人员的收入与其工作绩效挂钩。这样既可以激励医护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保证他们的收入水平与工作成果相匹配。同时,还将加强对医疗行业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医疗市场的秩序,为医护人员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环境。

国家卫健委主任还强调,要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这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社会认可度和地位。同时,还将加强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医疗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国家卫健委主任的最新发声,为医护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相信医护人员的收入待遇将会得到明显改善,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将会得到极大激发。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也有利于促进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期待着这些改革措施能够尽快落地生根,为广大医护人员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在此,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医护人员的权益问题,共同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同时,我们也希望广大医护人员能够珍惜这次改革带来的机遇,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