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外科杂志

期刊简介

               《腹腔镜外科杂志》于 2000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批准,获国家正式刊号(CN37-1361/R,ISSN1009-6612),由山东大学主办,是全国唯一的腹腔镜专业刊物,也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的专业性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大16开,90页码,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各大医院、医学院及图书馆邮发、自办发行2500本左右,本刊于2002年被评为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并在2001年1月3日获得了广告经营许可证,许可证号:3700004000166。本刊坚持“双百”方针,立足临床,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科研,普及与提高的方针,实事求是,及时报道腹腔镜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临床研究的论著,经验总结,病例分析,麻醉及护理等,推广腹腔镜外科的研究成果。本刊共发行29期,发表了900余篇稿件,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综述、临床经理、病例报告等,每期均刊登全国知名腹腔镜专家的经验总结、专题讲座,并刊登了我国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郭宝贤博士的英文稿。文稿来自包括香港在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年度本刊被万方、cmcc、cbm等重要医学网站及数据库所引用,通过Inter网或联机光盘检索均可查阅,并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收录。《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来自国内外50余家大医院110余人,其中我国香港地区编委3人,台湾省1人,美国、日本各1人,均为国内外著名腹腔镜外科专家,顾问:黄志强、李兆亭,主编:姜希宏、寿楠海,副主编:刘国礼、郑民华、冯玉泉、徐大华、胡三元、张宝善、王秋生,其中刘国礼、郑民华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顾问、组长,编辑部主任:胡三元,特邀省内各市地腹腔镜杰出工作者43人作为特约编委。                

2024梧州卫生评审:悬念终揭晓!

时间:2025-02-05 14:38:27

在2024年的春风中,广西省梧州市的医疗卫生领域迎来了一次重要的评审。这次卫生高级评审不仅关乎个人的职业晋升,更对整个地区的医疗水平提升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评审结果的揭晓,无数双眼睛聚焦于这份名单,期待着从中寻找到自己或同事的身影。那么,究竟哪些杰出的医疗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呢?让我们一同揭开这份悬念,探索背后的评选标准与意义。

需要明确的是,卫生高级评审并非简单的职称评定,而是对医疗工作者专业技能、临床经验、科研能力及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全面考量。这一过程严谨而细致,旨在选拔出真正具备高水平医疗服务能力的专业人才,以推动地方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在梧州市本次卫生高级评审中,评审委员会依据了一系列严格且科学的评选标准。这些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候选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如是否掌握先进的诊疗技术,是否有在疑难杂症处理上的独到见解;临床工作经验,特别是对于复杂病例的处理能力和成功率;科研成果,包括发表的论文数量、质量以及科研项目的参与与完成情况;此外,还有医德医风的评价,确保入选者不仅医术高超,更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

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入选名单的公布无疑是对每位候选者实力的认可。这些脱颖而出的医疗精英们,或是深耕临床一线,用精湛的医术挽救了无数生命;或是潜心科研,为医学界带来了新的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还有的则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他们的成功入选,不仅是对个人多年努力的最好回报,也是对梧州市乃至整个广西省医疗卫生事业的一次有力推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评审结果还体现了一种趋势——即更加注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发展和培养。许多来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护士也榜上有名,这反映出政府对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缩小城乡医疗差距的高度重视。通过这样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激发基层医疗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民众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当然,每一次评审都是一个新的开始而非终点。对于未能入选的人来说,这是一次宝贵的经验积累,也是未来继续努力的方向指引。而对于入选者而言,则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挑战,他们需要在更高的平台上继续发光发热,为提高区域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广西省梧州市卫生高级评审结果的揭晓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不仅表彰了过去一段时间里表现优异的个人和团队同时也向社会各界展示了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良好态势。展望未来我们将有理由相信在这样一批又一批优秀医疗人才的带领下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