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外科杂志

期刊简介

               《腹腔镜外科杂志》于 2000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批准,获国家正式刊号(CN37-1361/R,ISSN1009-6612),由山东大学主办,是全国唯一的腹腔镜专业刊物,也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的专业性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大16开,90页码,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各大医院、医学院及图书馆邮发、自办发行2500本左右,本刊于2002年被评为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并在2001年1月3日获得了广告经营许可证,许可证号:3700004000166。本刊坚持“双百”方针,立足临床,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科研,普及与提高的方针,实事求是,及时报道腹腔镜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临床研究的论著,经验总结,病例分析,麻醉及护理等,推广腹腔镜外科的研究成果。本刊共发行29期,发表了900余篇稿件,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综述、临床经理、病例报告等,每期均刊登全国知名腹腔镜专家的经验总结、专题讲座,并刊登了我国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郭宝贤博士的英文稿。文稿来自包括香港在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年度本刊被万方、cmcc、cbm等重要医学网站及数据库所引用,通过Inter网或联机光盘检索均可查阅,并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收录。《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来自国内外50余家大医院110余人,其中我国香港地区编委3人,台湾省1人,美国、日本各1人,均为国内外著名腹腔镜外科专家,顾问:黄志强、李兆亭,主编:姜希宏、寿楠海,副主编:刘国礼、郑民华、冯玉泉、徐大华、胡三元、张宝善、王秋生,其中刘国礼、郑民华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顾问、组长,编辑部主任:胡三元,特邀省内各市地腹腔镜杰出工作者43人作为特约编委。                

上海医药新突破!1类抑酸药,烧心不再困扰!

时间:2024-12-27 10:08:44

“烧心”这一术语在医学上被称为反流性食管炎(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征是胃酸从胃反流到食道,导致严重的疼痛和粘膜侵蚀。这种疾病引起的疼痛症状常常被人们称为“烧心”。目前已有的疗法不足以在24小时内一直维持正常的食道pH值。在接受传统质子泵抑制剂(PPI)药物治疗的患者中,约40%患者的症状得不到有效缓解,这部分患者持续遭受胃灼热和胃酸倒流的痛苦。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上海医药引进了一种新一代抑酸药物——戊二酸利那拉生酯胶囊(X842),这是一种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断剂(P-CAB)。该药物通过竞争性阻断H-K-ATP酶中的钾离子活性,从而抑制胃酸分泌。与现有的PPI药物相比,P-CAB药物具有起效快、抑酸持久、方便服用(无需餐前服用)、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这使得它成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替代方案。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公示,X842已于近期正式获得批准,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此前,该产品在中国完成了多项临床试验,包括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3期临床研究,以评价X842胶囊用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些试验结果显示,X842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面表现出色,不仅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症状,还在耐受性方面优于现有的治疗方案。

上海医药早在2021年就与贵州生诺生物及其全资子公司江苏太瑞生诺签订了合作协议,以不超过人民币6.9亿元的交易金额取得X842项目原料药及制剂在中国区域(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的独家委托生产和所有适应症的工业销售权。这一合作标志着上海医药在创新药物引进方面的重大举措,也体现了其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承诺。

除了反流性食管炎外,X842还在探索针对幽门螺杆菌和十二指肠溃疡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的适应症。这进一步扩大了其应用范围,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对于长期受“烧心”困扰的患者来说,X842的上市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它不仅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还减少了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未来,随着更多临床试验数据的积累和进一步的研究,X842有望在更多的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上海医药引进的新型抑酸药物X842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它的快速起效、持久抑酸以及较少的不良反应使其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治疗选择。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新药将会帮助越来越多的患者摆脱“烧心”的困扰,重获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