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外科杂志

期刊简介

               《腹腔镜外科杂志》于 2000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批准,获国家正式刊号(CN37-1361/R,ISSN1009-6612),由山东大学主办,是全国唯一的腹腔镜专业刊物,也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的专业性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大16开,90页码,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各大医院、医学院及图书馆邮发、自办发行2500本左右,本刊于2002年被评为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并在2001年1月3日获得了广告经营许可证,许可证号:3700004000166。本刊坚持“双百”方针,立足临床,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科研,普及与提高的方针,实事求是,及时报道腹腔镜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临床研究的论著,经验总结,病例分析,麻醉及护理等,推广腹腔镜外科的研究成果。本刊共发行29期,发表了900余篇稿件,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综述、临床经理、病例报告等,每期均刊登全国知名腹腔镜专家的经验总结、专题讲座,并刊登了我国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郭宝贤博士的英文稿。文稿来自包括香港在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年度本刊被万方、cmcc、cbm等重要医学网站及数据库所引用,通过Inter网或联机光盘检索均可查阅,并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收录。《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来自国内外50余家大医院110余人,其中我国香港地区编委3人,台湾省1人,美国、日本各1人,均为国内外著名腹腔镜外科专家,顾问:黄志强、李兆亭,主编:姜希宏、寿楠海,副主编:刘国礼、郑民华、冯玉泉、徐大华、胡三元、张宝善、王秋生,其中刘国礼、郑民华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顾问、组长,编辑部主任:胡三元,特邀省内各市地腹腔镜杰出工作者43人作为特约编委。                

医学评审政策变革具体有哪些措施提高了医疗质量?

时间:2024-11-15 09:23:31

医学评审政策的变革通过多种措施显著提高了医疗质量。以下是具体的分析:

 

一、从医院视角转变为患者视角看管理,重在患者安全
新的医院评审理念将视角从医院自身转向患者,更加注重患者安全。这意味着医院在各个环节的决策和行动都要以患者的需求和安全为首要考虑因素。例如,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更加关注患者的就医体验,从患者进入医院的那一刻起,包括就诊流程的便捷性、医护人员的沟通态度、病房环境的舒适度等方面都得到了重视。医院会积极优化就诊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同时,加强对患者安全的保障措施,如严格的医疗操作规范、药品管理、防止医疗差错等,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不会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二、从专业技术评审转变为管理评审,重在科学管理
过去的评审主要侧重于专业技术水平,而新的评审理念更加注重科学管理。这包括医院的整体管理体系、领导决策机制、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通过科学的管理评审,可以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合理分配资源,确保医疗服务的可持续性。例如,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医院会更加注重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在财务管理方面,合理控制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医院有足够的资源投入到医疗质量的提升中。

 

三、从演绎法转变为归纳法,评价手段更加科学
以前采用横断面检查,现在采用追踪检查的归纳法,使评价手段更加科学。追踪检查可以深入了解医院的医疗服务全过程,从患者的就诊流程、诊断治疗过程、护理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这种方法可以发现医疗服务中的潜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改进。例如,通过追踪一位患者的就医过程,可以了解各个科室之间的协作情况、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医疗服务的连续性等。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调整工作流程,加强科室之间的沟通协作,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四、从对结果的评审转变为对过程的评审,重在流程和细节
注重对医疗服务过程的评审,强调流程和细节的重要性。这意味着医院要对每一个医疗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每一个步骤都符合规范。例如,在手术过程中,从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术后护理等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手术器械的消毒、患者的术前评估、手术方案的制定、手术中的操作规范、术后的康复指导等方面都要进行细致的检查和评估。只有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才能保证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五、医院等级评审推动医学伦理审查工作创新发展
医院等级评审对完善医学伦理机构建设、推动医学研究伦理审查深入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伦理组织重构、制度建设和伦理审查闭环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改进,确保医疗行为符合伦理规范。例如,在医学研究中,严格审查研究方案的伦理合理性,保护患者的权益和安全。在临床治疗中,确保医生的治疗决策符合伦理原则,避免过度治疗或不当治疗。

 

六、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提高病理诊断质量
《新评审标准》重点突出 “医疗质量和安全” 这一核心。病理诊断作为疾病诊断的 “金标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通过加强病理科建设,提高病理诊断质量,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例如,引进先进的病理诊断设备,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加强病理医生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病理诊断的可靠性。

 

七、医院等级评审助推医学装备档案管理规范化
明确推进医学装备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完善对医疗设备服务医患过程中全部信息的记载。通过完善资料收集、档案填写、整理归档等工作,发挥医学装备档案管理在医院等级评审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准确记录医疗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维修等信息,为设备的合理使用和维护提供依据,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八、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保障医疗质量提高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规章制度、标准和准则,开展感染管理、细菌监测、统计院内感染率及漏报率等工作。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例如,加强对医院环境的消毒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