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腹腔镜外科杂志》于 2000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批准,获国家正式刊号(CN37-1361/R,ISSN1009-6612),由山东大学主办,是全国唯一的腹腔镜专业刊物,也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的专业性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大16开,90页码,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各大医院、医学院及图书馆邮发、自办发行2500本左右,本刊于2002年被评为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并在2001年1月3日获得了广告经营许可证,许可证号:3700004000166。本刊坚持“双百”方针,立足临床,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科研,普及与提高的方针,实事求是,及时报道腹腔镜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临床研究的论著,经验总结,病例分析,麻醉及护理等,推广腹腔镜外科的研究成果。本刊共发行29期,发表了900余篇稿件,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综述、临床经理、病例报告等,每期均刊登全国知名腹腔镜专家的经验总结、专题讲座,并刊登了我国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郭宝贤博士的英文稿。文稿来自包括香港在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年度本刊被万方、cmcc、cbm等重要医学网站及数据库所引用,通过Inter网或联机光盘检索均可查阅,并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收录。《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来自国内外50余家大医院110余人,其中我国香港地区编委3人,台湾省1人,美国、日本各1人,均为国内外著名腹腔镜外科专家,顾问:黄志强、李兆亭,主编:姜希宏、寿楠海,副主编:刘国礼、郑民华、冯玉泉、徐大华、胡三元、张宝善、王秋生,其中刘国礼、郑民华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顾问、组长,编辑部主任:胡三元,特邀省内各市地腹腔镜杰出工作者43人作为特约编委。
职称晋升,科普文到底有没有用?一文全面盘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科普文职称晋升政策
时间:2024-07-02 14:31:53
职称晋升,科普文到底有没有用?一文全面盘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科普文职称晋升政策
今天,我们将通过这篇新文章,对科普文在医生晋升过程中的作用进行详尽解读,并针对性地回应广大医生心中的疑惑与顾虑,为大家拨开迷雾,看清科普文在职称晋升中的真实地位。
Q&A:
“不行,科普在江苏这边应该还不算。”
——确实如此,除了江苏省之外,还有天津、湖北、海南、宁夏、内蒙古等地,在其官方文件中明确指出,科普文章尚未纳入当地医生职称晋升的硬性指标范畴内。而对于其他省份而言,情况则各不相同。因此,建议各位医务工作者务必参照各自所在省份的最新且详细的职称评审规定进行了解,以确保自己的科普努力能够得到应有的认可。
“科普文需要发表在什么样的媒体上呢?”
——尽管许多省份已经承认科普文章在医生职称评价体系中的价值,并且某些地区甚至要求科普文章须在所谓的“省级媒体”上发表,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明确界定何为“省级媒体”。科普作品的传播渠道相比学术论文更为多元,因此,针对“省级媒体”的认定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各地医疗机构通常不会对科普文章的发布平台做出严格统一的规定。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在投稿前务必要求查证欲投递的报纸期刊的官方网站,核实其主办机构是否属于“省级”层级,例如“XX省新闻出版局”或“XX省报业集团”等。鉴于网络信息复杂,虚假及仿冒网站较多,若存有疑虑,可以通过正规途径,如联系医脉通等专业服务平台上的“选刊小助手”,以获取准确的指导与建议。
“弱弱问一句,作为底层医生,无权无势无后台,没有导师撑腰,能在这些好的媒介发科普吗?确定不是天方夜谭?”
——绝对不是天方夜谭。当前,由于学术论文发表的高门槛,不少医生在面临撰写文章时难免感到压力重重。然而实际上,在省级媒体上发表科普文章的要求并不高。你只需立足于自身专业领域,提炼日常临床实践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将其凝练成一篇1000至2000字左右的科普文章,随后找准合适的媒体发布渠道即可。考虑到网络环境信息鱼龙混杂,假冒伪劣网站层出不穷,若在选择发布平台时有所迟疑,建议可通过联络医脉通等权威平台上的“选刊小助手”获得专业咨询和指导。
“虽然文件有规定,但是我们医院就是不认。”
——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近年来,我国各省相继推出了职称晋升的系列政策文件,但由于各地医疗机构在实际操作层面的具体落实不尽相同,导致政策执行存在差异。为了全面掌握并及时分享这一领域的最新动态,我们欢迎广大医生提供相关资讯,共同助力医疗行业的职称晋升信息交流与共享。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医生的职业发展创造更加公平、透明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