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腹腔镜外科杂志》于 2000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批准,获国家正式刊号(CN37-1361/R,ISSN1009-6612),由山东大学主办,是全国唯一的腹腔镜专业刊物,也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的专业性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大16开,90页码,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各大医院、医学院及图书馆邮发、自办发行2500本左右,本刊于2002年被评为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并在2001年1月3日获得了广告经营许可证,许可证号:3700004000166。本刊坚持“双百”方针,立足临床,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科研,普及与提高的方针,实事求是,及时报道腹腔镜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临床研究的论著,经验总结,病例分析,麻醉及护理等,推广腹腔镜外科的研究成果。本刊共发行29期,发表了900余篇稿件,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综述、临床经理、病例报告等,每期均刊登全国知名腹腔镜专家的经验总结、专题讲座,并刊登了我国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郭宝贤博士的英文稿。文稿来自包括香港在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年度本刊被万方、cmcc、cbm等重要医学网站及数据库所引用,通过Inter网或联机光盘检索均可查阅,并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收录。《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来自国内外50余家大医院110余人,其中我国香港地区编委3人,台湾省1人,美国、日本各1人,均为国内外著名腹腔镜外科专家,顾问:黄志强、李兆亭,主编:姜希宏、寿楠海,副主编:刘国礼、郑民华、冯玉泉、徐大华、胡三元、张宝善、王秋生,其中刘国礼、郑民华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顾问、组长,编辑部主任:胡三元,特邀省内各市地腹腔镜杰出工作者43人作为特约编委。
干细胞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2b期试验获得积极结果丨ESC-HFA 2024
时间:2024-05-27 16:22:59
近日,在2024年ESC心力衰竭协会年会暨世界
研究背景
尽管目前临床采用了基于指南的最佳治疗方案,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仍然会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心功能进一步下降。因此,需要新的治疗方法来破解这一治疗困境。CD34+细胞是改善缺血后心肌损伤最有效的细胞,在心脏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ProtheraCytes来源于从患者外周血中采集的CD34+细胞,能够促进血管再生,调节炎症、细胞凋亡和心肌细胞再生,并有望诱导受损心肌组织的修复过程。
EXCELLENT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后protheraCytes治疗的效果。
研究设计
EXCELLENT试验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盲法评价终点的1-2期临床试验,纳入法国和英国的13个中心的49例AMI发生后8天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左室节段运动消失或运动障碍患者,随机接受单独标准治疗(n=16)或与ProtheraCytes联合标准治疗(n=33)。联合治疗组中,在13-17天获得细胞并对其进行扩增处理,并在第17天进行细胞注射。后期采用
主要终点为6个月时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次要终点为6个月时左心室末端收缩容积指数(LVESVi)和梗死节段生存能力的改善,从基线到1、3、6个月时NT-proBNP变化。探索性终点为基线和治疗时的微血管阻塞(MVOs)。
患者特征
最初同意入组患者有146人,筛选后排除大部分不符合条件患者,筛选失败的患者主要集中在注射以及随机化之前的阶段,少部分在随机化之后,主要原因是部分患者经MRI检查发现有左心室血栓,最终有49名患者符合入组条件。单独标准治疗组与ProtheraCytes联合治疗组平均LVEF分别为32.8%和36.3%,中位NT-proBNP分别为3758 pg/ml与1938 pg/ml。超过90%的患者出现微血管阻塞,这是不良结局的长期预测指标。
试验结果
主要终点方面,在所有患者都接受了最佳药物治疗前提下,与单独标准治疗组相比,ProtheraCytes联合治疗组心力衰竭住院治疗事件明显减少,而ProtheraCytes联合治疗组围手术期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增加,但所有患者在适当的护理下均能康复,提示研究者在后续3期试验中应尽量避免类似不良事件发生。
次要终点方面,6个月时ProtheraCytes联合治疗组的梗死节段生存能力得到更好的改善,左心室收缩以及舒张期容积指数的改善趋势更好,NT-proBNP水平下降更快,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2b期EXCELLENT试验研究了经心内膜注射ProtheraCytes在AMI患者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ProtheraCytes使梗死面积、左心室尺寸以及NT-proBNP发生有利变化,改善反向重塑,这种再生疗法有望成为预防AMI患者心力衰竭相关结局的一种创新策略。
研究者表示,未来将在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的3期试验中进一步评估ProtheraCytes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