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外科杂志

期刊简介

               《腹腔镜外科杂志》于 2000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批准,获国家正式刊号(CN37-1361/R,ISSN1009-6612),由山东大学主办,是全国唯一的腹腔镜专业刊物,也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的专业性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大16开,90页码,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各大医院、医学院及图书馆邮发、自办发行2500本左右,本刊于2002年被评为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并在2001年1月3日获得了广告经营许可证,许可证号:3700004000166。本刊坚持“双百”方针,立足临床,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科研,普及与提高的方针,实事求是,及时报道腹腔镜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临床研究的论著,经验总结,病例分析,麻醉及护理等,推广腹腔镜外科的研究成果。本刊共发行29期,发表了900余篇稿件,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综述、临床经理、病例报告等,每期均刊登全国知名腹腔镜专家的经验总结、专题讲座,并刊登了我国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郭宝贤博士的英文稿。文稿来自包括香港在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年度本刊被万方、cmcc、cbm等重要医学网站及数据库所引用,通过Inter网或联机光盘检索均可查阅,并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收录。《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来自国内外50余家大医院110余人,其中我国香港地区编委3人,台湾省1人,美国、日本各1人,均为国内外著名腹腔镜外科专家,顾问:黄志强、李兆亭,主编:姜希宏、寿楠海,副主编:刘国礼、郑民华、冯玉泉、徐大华、胡三元、张宝善、王秋生,其中刘国礼、郑民华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顾问、组长,编辑部主任:胡三元,特邀省内各市地腹腔镜杰出工作者43人作为特约编委。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9-06 09:36:03

1.jpg

1. 来稿前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杂志稿约。

2. 来稿请登录中国医科大学学报网站投稿系统进行投稿。初次投稿请先进行“作者注册”,注册后方可投稿。

3. 投稿时请务必将系统要求的信息填写完整,如果信息不完整,收稿时编辑部会退回重投。来稿须附上加盖单位公章的介绍信、版权协议和基金批件复印件(有基金项目者),以附件形式上传至系统(如有多个文件则需上传压缩包),版权协议须由全部作者亲笔签署。

4. 编辑部收到以上材料后,进入收稿审稿流程。作者可通过投稿系统查询稿件状态。

5. 稿件流程

(1)投稿:请作者登录本刊网站,在线注册投稿。按我刊要求上传单位介绍信、版权协议及基金证明(请标明与稿件相关的课题编号)。

(2)收稿:编辑收稿,为稿件分配稿号,并由E-mail 发送稿号信息。

(3)初审:编辑初审,通过后送外审;否则直接退稿。

(4)外审:呈送相关专家进行外审。

(5)审稿:结合专家外审意见给出最终结果(录用/退稿)。

(6)编辑:对录用稿件进行编辑、加工、排版、校对、出版。

6. 本刊实行严格的专家审稿制度。编辑部将初审符合要求的稿件,按照稿件处理程序,聘请校内外有关同行专家进行评审和学报编委终审,编辑部根据评审意见,以文章学术质量为前提,公正地决定稿件取舍。来稿若有重要创新意义或国际首报者请予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据。对于通过审稿和定稿的国家级、省部级基金项目论文(限获得基金3年内投稿者),本刊将优先发表。

7. 稿件审查结果一般会在3个月内通知作者,在此其间,作者不得将稿件投往他处。个别稿件可能送审时间较长,凡来稿在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收到稿件处理通知者,请向编辑部查询。如欲另投他刊或退稿请先与编辑部联系,切忌一稿多投。编辑部决定录用稿件后,将及时通知作者。来稿在6个月内未收到本刊录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

8. 文责自负。本刊编辑部对稿件有删改权,请作者自留底稿。凡有涉及对稿件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请作者按照编辑的修稿要求及时修回稿件,如不能按时修回请说明理由,逾期且不做声明者,做自动退稿处理。

9. 论文发表后,版权即属于编辑部所有(包括上网的版权)。未经本编辑部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10. 本刊不收取审稿费,根据版面收取版面费。来稿刊出后酌致稿酬,同时赠送当期学报样刊2本。

11. 原稿必须是在中外文正式刊物上未发表的论文。本刊严禁一稿多投、重复内容多次投稿、不同文种重复投稿。一旦发现上述情况,稿件将按退稿处理,并将通知作者单位及领域有关期刊。作者本人的稿件今后将不被录用。

12. 作者应保证对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本刊不承担由于作者原因产生的著作权纠纷的任何连带责任。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等全文数据库系统。凡被录用的稿件,将纳入上述系统,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

欲对投稿事宜做进一步了解者, 可向编辑部询问。